东北小子 发表于 2005-2-27 20:25:00
陈老师:我在用inventor 9,我的邮箱:hzjb517@sina.com.cnzhwh 发表于 2005-2-28 09:49:00
我在学用INVENTOR9江郎才尽 发表于 2005-3-4 19:03:00
我在用INVENTOR 8.0scxf 发表于 2005-3-7 16:01:00
陈老师:我在用AIP9 ,2004年12月买了你的AIP8的书,一个礼拜入门了,真的非常感谢你!希望你多多出AIP和相关插件的书,让更多的人加入AIP这个软件里。我的邮箱是:SCXF@zj139.comleonliuyon 发表于 2005-4-9 21:36:00
我是武汉某设计院的设计员,用inventor设计已经两年,从7.0到9.0版,且看过陈老师的5.0,6.0,8.0的书。很想和陈老师交流学习。shenwei620 发表于 2005-4-11 12:28:00
Inventor 7shenwei620 发表于 2005-4-11 12:30:00
Inventor 7 shenwei620@163.comhaibao 发表于 2005-4-14 16:25:00
我刚使用INVENTOR 9,很需指点,我的E-mail:haibaobs@sina.comhhh168168 发表于 2005-4-17 20:39:00
我用了4年了,从1.2到9.0,现在都快成推销员了,走到那推荐到那,因为当时给我的感觉就是拿过来就可以搞设计,只是遇到问题才会去看help,真有一见如故的感觉,尤其是它的显示效果,可以做一般的效果图,特别适合我做小型机电产品,连结构带效果一块都可以作了。(早期我是用3ds/3dmax/ideas,所以对它没有陌生感。)今天不让上传了,明儿在传两件作品上去。我认为其造型能力已基本满足要求(特别的曲面可用别的做再转进来,对一般的机电产品毕竟少见),可惜我的版本无管线模块,无权评论,重要的是对概念设计的支持,我也试过用一个概念草图作投影生成零件的试验,可惜不关联,真遗憾,应该说这种方式是最符合概念设计的习惯和思维方式的,如果能实现了那真是我们设计师的一大幸事,请陈老师多呼吁一下,因为现在的方式要求特别小心,一旦拓扑结构或装配模式改变,许多关联会出问题,重新修改关联简直太痛苦了,虽然陈老师的书中提出了一些方法,毕竟事先要做仔细规划,什么时候我们就不用再去操这份心,从必然走向自由,一心只管展现我的创意而忘却了软件的存在哪?遥远吗?等待真的好痛苦噢!z-gia 发表于 2005-4-18 16:22:00
我公司在用Inventor 5.3 , Inventor 9.0正在采购中.E-Mail : Renml2004@126.com